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冷暖

世上的冷暖

莫在你需要幫助的時侯 拉你一把

而不是在背後推妳一把 呵

真是看開了 再來不想相信所謂的友情了

她說 不想發表 因為她會胡說 我上台了 結果呢

她說 看妳背這麼多也沒用處

一句一句都是我所謂的"好朋友"對我安慰的話

呵 很可悲吧

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陶冬:全球最大風險是套利交易

2009/12/17 21:59 鉅亨網


套利交易是最大定時炸彈

瑞信集團(Credit Suisse AG)表示,美元套利交易 平倉,可能會是明年全球經濟的最大威脅。

瑞信經濟學家陶冬今天在香港指出,套利交易是「 最大的定時炸彈」。他指的是投資人向低利率國家借錢 ,買進高收益資產。

陶冬說,涉及套利交易的金額可能介於1.4-2兆美 元,這類投資一旦逆轉,可能會造成外匯、商品和新興 股票市場波動。

香港央行昨天表示,若資金流動反轉,香港的資產 價格恐怕會「大幅回檔」,針對投機性資金的危險性, 日本、中國大陸與南韓也頗為憂慮。

香港特首曾蔭權11月13日指出,他「擔憂」流入亞 洲的資金,推升資產價格恐怕會帶來另一波危機。

陶冬認為,「2010年最大的危機的美元與套利交易 出場的賣壓。」

遭逢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,為了提振放 款,聯準會從2008年12月起,便讓基準利率維持在貼近 0%的水準。

國際貨幣基金(IMF)上月說,「出現美元成為套利 交易融資貨幣的跡象」。

2009年12月15日 星期二

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,你也要怎樣待別人

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,你也要怎樣待別人。」這是本書作者玫琳凱•艾施在人的管理上推崇備至的黃金法則,不過她覺得可惜的是,很多人認為,這項黃金法則是一種令人厭煩的陳腔濫調。但事實上,它才是人事管理的關鍵。

關於這一點,讓小編想起自己遇到一個醫術很好的中醫師,他常強調:「大道至簡」的道理。當醫師對醫術的研究和體會到一個程度時,道理會以最簡單的方式歸結而出,而這些簡單的方式往往就能涵蓋到許多面向的問題。所以醫術精 湛的 醫師用的療法未必複雜,但他在看病人的問題很精準,效果也出奇得好。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領導與管理上,像《玫琳凱之道》這本書可說是玫琳凱•艾施累積一生職涯與領導經驗精煉出的經營準則,看似簡單的「你希望別人怎樣待你,你也要怎樣待別人」、「讚美使人成功」、「傾聽的藝術」、「大門敞開哲學」、「不要逃避問題」……卻是讓企業真正能夠找到獲利與成功源頭的根本大道。玫琳凱•艾施這套精準的經營哲學也讓她的領導成就卓越,被華頓商學院評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;而在《永遠的領導者》(Lasting Leadership)一書中講述的25位領導人的故事當中,她能與葛洛夫、蓋茲、巴菲特、葛林斯班、威爾許等人齊名並價。

玫琳凱回想起自己的故事,她發現以前讓她覺得冷酷無情且不關心他人的主管,其實都是有才幹、值得尊重的人,只是他們太相信自己所作所為都是對的,他們沒有設身處地的為部屬著想。他們未能問自己一個最重要的問題:「如果我是這個人,我會怎麼做?」


抱持這樣的想法可衍生出許多激勵人心、達到有效領導與管理的方法。像玫琳凱的全國業務督導安姬•史托克(Angie Stoker),她的業績在過去五年多來一直是加拿大的第一名,她在分享自己的經驗時就說:「我發現,當自己按照黃金法則來處理與其他美容顧問的關係時,優秀的團隊自然而然就建立起來了。每個人都希望別人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對待自己,不是嗎?」


商智文化總編輯 著

2009年12月7日 星期一

100個成功故事,5個創造高績效的關鍵字

撰文 / 陳芳毓
文章來源《經理人月刊》12月號

「處在劇烈變動的時代,我們無法駕馭變革,只能設法走在變革之前。」這是管理大師彼得•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數十年前說過的話;但直到去年我們才真正見識到,「變動」可以有多麼天崩地裂。

曾經習以為常的做法,如今卻遭迎頭痛擊;曾經百戰百勝的經驗,如今竟寸步難行;人們從天堂直落地獄,卻還不知道何時才會觸底。金融風暴從2008年延續到2009年,對多數經理人而言,這個衝擊絕對空前,但並非絕後——不確定年代的序曲,才剛奏起。

《經理人》月刊編輯團隊,從整年的媒體報導裡和各大企業推薦中,篩選出100個臨危不亂、創造出高績效的故事。他們的專業和背景不盡相同,有上市櫃科技公司董事長、有服務業基層主管、有政府部門公務員,也有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者;但相同的是,他們除了為公司帶來豐厚的獲利,影響力也遍及整個社會。

沒有Magic,只有Basic

「經理人是最有力量改變人類社會的一群。」杜拉克認為,透過管理能力的精進,經理人可以提升個人競爭力、企業績效,甚至社會福祉。而這100位兢兢業業的傑出工作者,便是在各自的崗位上,「用正確的方法,把對的事情做到最好」,讓顧客及社會大眾得以用合理的代價,享受更好的商品、更方便的服務、更高的生活品質。

去年的台灣,歷經景氣低迷和天災人禍的雙重打擊,使得能夠在此氛圍下,依舊締造出佳績的專業工作者,格外令人欽佩。令人訝異的是,這些在低谷中創造高峰的經理人的身上,並不見戲劇性的「逆轉力」,只有不斷改善的「持續力」。

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說過,「今天會成功,是因為昨天做對了很多事。」這意味著,2009年讓人驚豔的成績背後,不但是企業領導者五年、十年的謹慎布局,更是專業經理人長期養成的良好工作態度和思考習慣,進一步驗證了「沒有Magic,只有Basic」的道理。

主動求變,才能管理鉅變

然而,由於變化來得太突然,嚴加考驗了經理人必須因應變革、迅速做出對策的應變力。「就像大家都被獅子追,但至少你跑得比較快!」雷虎科技高級工程師何寶民,用簡單生動的比喻說明「速度」的重要。

在變動年代中,究竟什麼才是具有力量的Basics?採訪過程中,我們發現,有5種能力,反覆地被提起,包括:

1.應變力:迅速行動,搶占先機
環境或趨勢的轉換,往往會帶動顧客行為改變,若能即刻推出對應的創新產品或服務,即能在第一時間搶得先機。

對飯店業而言,2009年是「屋漏偏逢連夜雨」,金融風暴再逢孤鸞年,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隨即調整產品策略,推出各種平價服務和品牌搶進新市場,將損害範圍縮至最小。

而黑松總經理許慶珍甫上任,就引進日本最流行的茶花添加物,於半年內推出「黑松茶花綠茶」,在競爭激烈的「機能茶」市場投入新話題,也將公司營收帶上10年來最高峰。

2.創新力:靈活突破,切入市場缺口

當氣氛保守時,更要亟思創新,不拘泥於傳統,勇於突破業界規則,資源運用極度效率化。

琉璃奧圖碼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,在對手圍堵下,被迫開發新通路,跳過代理商,直接找經銷商鋪貨,從市場缺口迂迴前進。7年耕耘後,終於登上台灣投影機第一品牌寶座。

但靈活並不等同短視。嘉鴻遊艇集團今年營收破30億,達台灣遊艇外銷總產值的三分之一。這番成績,是執行長呂佳揚10年前即領先業界,啟動「集團化」策略所帶來的綜效。

3.執行力:嚴守紀律,激勵團隊


當負面消息不斷時,領導者更要能夠激勵各種專業背景的成員,共同為組織的目標努力。

緯創資通Notebook一部部長謝群英,透過溝通和管理,在5年內將原本績效落後、士氣低迷的團隊,重新打造成一個客戶評價極高的模範事業部。

好市多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張嗣漢,則是透過授權和信任,培養接班人、加快決策效率,使台灣6家分店中,有4家的業績擠進全球好市多560店的前20名。

4.績效力:提高效率,獲致成果

求變、求新的最終目的,即在於或得具體的成果,使組織得以永續經營。

獲利和行善,似乎始終是非營利組織經營者的兩難。慈濟醫院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石明煌,運用數字管理,提升組織營運效率,讓更多病患能夠受惠。

老牌本土公司中國人壽,是去年極少數躲開地雷投資的保險企業,甚至購併外商,總經理郭瑜玲對風險控管的嚴格要求,功不可沒。

5.整合力:彙整資源,誠意溝通

在獲取利潤及完成任務的同時,也能為社會帶來幫助和力量,才能達成個人與群體的雙贏。

互助營造資深副總經理陳炳村,整合多方意見、克服高難度建築設計等挑戰,在25個月內讓高雄世運的龍形主場館準時完工,成為南台灣新地標。

而被譽為「聽障奧運史上最佳」的台北聽奧開閉幕式,則出自知名導演賴聲川之手。他推掉了預算和報酬可觀的其他邀請,無償擔任聽奧藝術總監,用「嚴肅的創意、輕鬆的管理」,領導為數龐大的萬人團隊,為台灣在世界舞台上,演出一個動人的故事。

「順境時,你會看很遠;逆境時,你會看很深,」福特六和汽車營銷服務處副總經理張偉昌告訴我們,經過高低潮歷練的經理人,才算是全方位的經理人。而今,金融風暴的烏雲上緣,已露出陽光鑲上的銀色滾邊;即使下一場風雨蠢蠢欲來,我們業已從這100位MVP經理人身上看見,原來,管理鉅變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主動求變!

不打沒把握的仗,3步驟研判成交機率【實用祕技】銷售祕技》

整理 / 許玉意
文章來源《經理人月刊》12月號

身為業務員,花了好幾個小時為一位潛在客戶寫了詳細的企畫書,結果卻被對方隨手丟在一旁,不僅浪費時間,而且耗損體力。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(或至少不要太常發生),業務員有必要做到「篩選」每一個銷售機會,亦即判斷「銷售機會」究竟有沒有成交的可能性。

一般而言,業務員在開始爭取銷售機會之前,最好預先準備一份內容完整豐富的問題清單,以了解潛在顧客的需求。不過,如果當你提出問題後,談話卻毫無進展時,這時就會需要一套流程,協助判斷哪些潛在客戶值得耕耘,而哪些只是在浪費你的時間。

以下這3個步驟流程,可協助業務員判斷自己面對的是不是真的銷售機會,不但能節省時間和金錢,還能避免失敗帶來的挫折感。

1.認同:從潛在客戶的答案中,找出你能夠認同的部分。認同對方,是與人交心、獲得信任的基礎,也能為你多爭取一點時間。

2.釐清:在認同潛在客戶初步陳述的某些觀點後,再提出更多問題,引導潛在客戶說出更詳盡的內容,藉以蒐集更多資訊,例如,客戶公司內的決策過程,或是對目前的廠商是否有任何意見等。

3.正當化:判定潛在客戶到底是出於真心或只是客氣地回絕你。你可以提出一個讓潛在客戶展望未來的問題,研判彼此之間是否存在著阻止合作的不確定因素。

有時,潛在客戶會要求業務員到他們的辦公室展示產品或會面,但業務員在答應前往之前,最好先花些時間與對方通電話釐清問題,以能更加了解對方的需求。此時,不妨問對方:

「如果我到你的辦公室一整天,你找來一群人看我示範產品,假設每個人都認為我們的產品極有價值。你認為,接下來會怎麼樣呢?」

基本上,答案有兩種:

1.「我們會和你們『做』生意。」

2.「我們必須先得到老闆(董事會/總公司)的同意,而且還要看看是否能得到資金(我們要把你的產品和其他廠商比較/我們還不確定)。」

身為業務員,如果得到的是第一種答案,即使需要長途跋涉,都值得立刻前往,比較容易獲得對方允諾合作,確保值得投入更多的時間,以能順利成交。

(取材自《問對問題,錢就流進來》,經濟新潮社出版。)

打動客戶的第一步─記住他的名字

有人說「原本世上最動人悅耳的音樂,就是自己名字的發音」。被人叫出自己的名字、跟自己打招呼,是最令人心情愉快的。事實上,功成名就的人大多數都是記名字的天才。他們並非有記憶力的天才,只是對於名字比其他人更加用心、花力氣罷了。

被譽為右腦研究第一人的記憶達人兒玉光雄,在最新著作《這樣記不會忘-用腦科學打造記憶力》中,提出一整套鍛鍊記憶力的方法,特別分享三則記住人名的記憶術。

★ 記住名字的法則1-首先將名字和臉記入頭腦裡

記不住名字和臉最大原因,是注意到名字和臉以外的東西,錯失了記憶的機會,如對方的服裝、對方的頭銜或周圍的氣氛…。跟初次見面的人面談時,在進入主題前,我都會提出事先準備好的幾個問題,接著趁這時間將對方的臉孔和名字記憶在腦子裡。

首先,我會一邊就名片和臉孔做比較,一邊提出幾個問題。「木村先生擔任這個職位很長一段時間了嗎?」、「說到這,前負責人田中先生告訴我許多關於吉田先生的事情…」、「之前擔當佐藤先生職位的武田先生確實針對這件事情做過說明了,可是…」

任何問題都可以,在進入主題之前至少有三次,請試著讓視線在名片和臉孔之間往返,同時進行對話。而且在會話中,一定要提到對方的名字才行。就憑這個動作,至少可以將對方的名字確實記住。最初見面時如果不這麼做,就會錯失將名字牢記在腦裡的好時機。
★ 記住名字的法則2 面談完畢之後,再次確認對方的臉孔和名字

無論面談一開始時將名字記了多少遍,實際見面之後,那份記憶還是可能在頭腦裡面臨被遺忘的命運。

面談結束之後,請務必悄悄地從名片夾中拿出名片,再次一邊確認名字、一邊在腦海裡回想對方的臉孔。如果不想忘記對方的特徵,在名片上寫下長相的特徵也是可行的。

在宴會上也可以採取同樣的方法。宴會結束之後,可以再次把宴會上聊天對象的名字和長相特徵、及談話內容,簡單地做個筆記,就可顯著降低下次見面時健忘的機率了。

★ 記住名字的法則3 週末整理名片和備註筆記

第三個法則是養成習慣,在週末時整理見過面的人的名片。許多人都會在會面結束的當天,將見過面的人的名片收納在名片簿裡,這個動作將成為無法牢記的一個障礙。

通常我在名片上備註了某人的特徵之後,就會將名片收進自己的名片夾中,原封不動地保存著。然後,再利用星期天晚餐過後的一點時間,整理名片。一張一張地,一邊回想會面時的情景,一邊利用充足的時間將名片放進名片簿裡。

同樣地,一邊將記事本的備註重新再讀一遍,一邊將所有相識的、卻沒有交換名片的人的事情再回想一次。按照這樣的動作,初次見面的人的名字和臉孔,幾乎就能完好地以長期記憶的形式保存在我的頭腦裡,同時還能夠給予我下一週行程活動上的提醒。

落實以上三項法則,你將會成為記憶名字的達人,人間關係的經營也將比以忘更加順利!

* 摘錄自本書
打動客戶的第一步─記住他的名字

買權多頭價差(選舉行情)1

這次我在10月接近底時買了一組買權多頭價差 buy call8200 sell call 8000 點數65共花了3250元

因為看好選舉後的股市及11月底的MSCI調整權重,所以提前購買。(導致成本過高)★以後應避免;只要在兩件事發生的前一個禮拜做組合就行了。

12月5日(六)為三合一選舉;12月4日(五)從早上我就盯著盤看,看有沒有跌或漲的情況,(一路緩漲)


結果在13點10幾分似乎有人刻意大量賣期貨,期貨從一點多開始明顯的出現賣壓

跌至70點→90點→100點→105點(收盤)

12月7日(一)看盤,因為選後藍12席 、綠4席、無1席 (雖然綠的投票數有明顯的增加)

但,今天回到虎尾10點多時為漲100多點 ,期貨為漲140點,選後效應仍然存在。

此組選擇權價差因購買於太過價外,除了成本高外一直呈現虧損,導致最後時間價值流失,並沒有特別的起伏。

以賣出價格兩者差21點,賣出。 且此筆交易虧2200元。